当前位置: 首页 > 焦点图片
本站搜索:

中粮引“洋牛”为蒙牛换血 欧洲乳业巨头成股东

2012-06-18 16:21:00     作者:    来源: 京华时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蒙牛 欧洲 乳业巨头 股东
[提要] 根据蒙牛15日夜发布的公告,欧洲乳业巨头ArlaFoods(爱氏晨曦)以22亿港元入股蒙牛,持股约5.9%,成为继中粮(持股28.09%)之后的第二大战略股东。这既是迄今为止中国乳业达成的最大一起国际合作,也成为乳业问题频发的行业背景下,中粮为蒙牛改头换面重塑形象的重要举措。
    根据蒙牛15日夜发布的公告,欧洲乳业巨头ArlaFoods(爱氏晨曦)以22亿港元入股蒙牛,持股约5.9%,成为继中粮(持股28.09%)之后的第二大战略股东。这既是迄今为止中国乳业达成的最大一起国际合作,也成为乳业问题频发的行业背景下,中粮为蒙牛改头换面重塑形象的重要举措。

  爱氏晨曦介入蒙牛质量管理

  与以往单纯的投资行为所不同,爱氏晨曦今后将参与蒙牛管理。

  资料显示,成立于1863年的ArlaFoods,是欧洲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乳品企业。2011年营业收入为550亿丹麦克朗(合93.2亿美元),在全球乳业排名第五位。

  对于此次合作,爱氏晨曦CEOPederTuborgh表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乳品市场,爱氏晨曦将与蒙牛在牧场管理、质量可追溯体系建立等多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高附加值乳制品。”

  蒙牛方面表示,这是一次实现与国际乳业先进管理水平全面对接并提升的难得机遇,爱氏晨曦将参与蒙牛的实际运营,双方的合作将覆盖蒙牛从前端奶源管理到生产质量控制等关键领域,快速实现与国际乳业先进管理水平接轨。

  中粮系欲助力蒙牛改头换面

  三聚氰胺、黄曲霉素M1、奶粉含汞等事件令中国乳业蒙上阴影。作为乳业老大,蒙牛曾饱受质疑。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曾明确表示,企业发展一定要以质量为最首要考虑,其次才是规模、盈利等,蒙牛需要从根本上重塑品牌形象。

  今年4月,来自中粮集团的孙伊萍接替跟随牛根生的创业元老杨文俊成为蒙牛乳业总裁,这也标志着中粮集团全面接管蒙牛运营。就在此前几天,蒙牛宣布,将于年内建成8-12个千头及万头以上的牧场,预期2015年实现100%原奶产自牧场。

  此次从资本层面找来“洋牛”同行,孙伊萍表示,希望借鉴爱氏的发展经验,帮助蒙牛实现从奶源管理到质量标准对接国际乳业。

  显然,蒙牛最近一系列动作频频向外界释放出其改善形象挽回声誉而大刀阔斧的决心。

  “之前蒙牛的奶源建设没能赶上快速市场扩张,今后如果再不建立直接的奶源基地,质量安全就很难掌控”,著名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在整个行业存在信任危机的背景下,接受外资进入,对企业的形象是一件好事情。

  背景

  蒙牛与爱氏素有渊源

  其实,蒙牛与爱氏晨曦这头“洋牛”早有渊源。早在2005年,爱氏晨曦和蒙牛就注册1.8亿元成立合资公司,主要生产奶粉。不过,与伊利奶粉业务去年做到56亿元相比,蒙牛与爱氏的合资业务一直处于亏损,去年销售额仅4.28亿,全年亏损2119万,较上一年的亏损2518万稍有好转。

  相关

  厚朴退出获利3.7亿港元

  2009年7月,中粮集团联合厚朴投资共同组建的一家新投资公司(中粮持股70%,厚朴投资持股30%),后者以61亿港元的高额资金入股蒙牛,开创了“国有资本+民营资本+战略合作”的新型合作模式。

  而此次爱氏晨曦与厚朴投资达成协议,厚朴出售其在投资公司的30%股权。大致推算下,3年前厚朴出资18.3亿港元,如今将股权全盘出售,赚了3.7亿港元差价。而与此同时,蒙牛也再次开创了乳业“国有资本+外国资本+战略合作”的新模式。

梁胜楠

editor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