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9 10:40:00 我要评论
刘文剑 来源: 大众网
2012年10月,中国A股上市公司密集披露三季度报告。一份来自青岛啤酒的报告让中国啤酒行业乃至中国制造业为之一震:2012年前三季度,青岛啤酒共实现营业收入217.95亿元,同比增长13.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第三季度青岛啤酒的营业收为83.9亿元,与去年三季度的71.23亿元营业收入相比,增长近两成。
在行业增速大幅放缓的背景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青岛啤酒仍保持了啤酒销量的快速增长,增长率高于啤酒行业的平均增长水平,实现了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这样的成绩不禁让人刮目相看。
数据的积累难免抽象,在其背后是青岛啤酒的产品创新支撑,技术发展的支持、品牌影响力的带动以及近年来青啤系统能力提升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有着“品牌之都”称号的青岛,诞生了一批批名声响亮的企业和企业家名字,而青岛啤酒无疑是这座桂冠上最耀眼的一颗宝石。
在十八大来临之际,记者走进青岛啤酒,探寻青啤的百年历史,发现支撑青啤未来发展的力量。有感动、有分享,也为探究未来青岛企业发展路径积累了热腾腾的正能量。
产品创新
站在时尚前沿,引领消费潮流
延安路与登州路的交汇口,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凝聚了时光流年与世纪风霜的百年品牌——青岛啤酒的诞生之地,目前青岛啤酒厂的所在地。保存完好的德式建筑已经作为青岛啤酒博物馆,成为游览青岛的必到之处。
深秋已至,大麦发酵后的麦香和着酒香漂浮在登州路上。街边的酒吧、饭店里品类繁多的青岛啤酒,从来都是这里揽客的招牌:经典的青啤“大绿瓶”、醇厚浓郁的奥古特、柔滑雅致的逸品纯生、清新爽口的纯生、焦香浓郁的黑啤,甚至连不会喝酒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无酒精风味饮料,青岛0.00……从老青岛人如数家珍的表情里,我们看到了青岛啤酒的魅力。
青岛啤酒的产品创新从未停止过。在愈加年轻态、个性化的今天,不断细分的市场已不容许任何模仿与雷同的存在,对专心于啤酒业务的企业而言,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就是掌握了市场的命脉。从口感醇厚、麦香浓郁,秉承德国啤酒风格特点的奥古特,到清新雅致、柔和爽滑的逸品纯生,再到全国首创的无酒精啤酒风味饮料青岛0.00……纵观青啤近年来连续推出的新产品,无不紧扣消费者需求,始终站在个性化、时尚化的市场前沿,引领消费潮流。以开放的心态,改革酿酒思想,选择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开始从生产型向消费者导向型转变,并以酿造消费者喜好的啤酒为使命,这不仅仅是“百年青啤”的整装重发,更为整个啤酒行业树立了新标准。
技术创新
带动啤酒工业技术变革
综观每一次产品创新的背后,是青岛啤酒对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坚守与执着。据了解,青岛啤酒每年的科技活动经费占到业务收入的3%以上,拥有上万平米的现代化研发中心大楼,以及先进研发设备。截至目前,青岛啤酒已连续走出了四位荣获中国酿酒最高荣誉——“中国酿酒大师”称号的国家级酿酒权威,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山东省泰山学者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轻工行业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青岛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人,应用研究员11人,博士8人,硕士19人,是可承担国家重大课题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一流的研发团队。
2012年9月,“啤酒生物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挂牌成立,正式落户青岛啤酒,成为生物发酵领域唯一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提升中国啤酒行业整体竞争实力的里程碑事件。
一直以来,青岛啤酒的科技研发,直击行业技术短板,缩短了中国啤酒业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成为国家科研合作和推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早在1963年,《青岛啤酒操作法》就刊行全国,成为中国啤酒行业的国家标准,直接促动了一个啤酒大国的崭新崛起。1994年,青岛啤酒创设了自己的科研开发中心,两年后即被认定为中国啤酒行业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而随着“啤酒生物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落成,也将成为青啤技术创新历程中的加速器,助推整个中国啤酒行业的持续发展。
品牌创新:
年轻的品牌文化助力基业常青
2012青岛啤酒“炫舞激情”啦啦队选拔赛12强进10强——A组宝贝热力诠释欧美风,引爆全场
青啤啦啦宝贝激情热舞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