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新产业新业态崛起成亮点 “十二五”期间,山东省渔业坚持以养为主、以安为先,着力构建养殖、增殖、捕捞、加工和休闲“五大产业体系”,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十二五”时期,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全面贯彻农业部和山东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克服了内外部环境、国内外两个市场制约及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努力打造新亮点,厚植新优势,培育新动能,实现了渔业经济的平稳增长和渔民收入的持续增加。2015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930万吨,比“十一五”末增长18.7%;渔业经济总产值370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55.8%;水产品对外贸易出口量106.7万吨,比“十一五”末增长5.7%;出口额44.8亿美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2.8%;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万元,比“十一五”末增长63.2%。渔业发展为保障粮食安全、繁荣农业农村经济、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改善人民群众膳食结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海上粮仓”提升现代渔业的战略地位
2014年初,省委、省政府从渔业的“代粮”、“节粮”、“促粮”的特定功能出发,提出“海上粮仓”战略,极大地提升了现代渔业的战略定位。2014年底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海上粮仓”建设的实施意见》;2015年4月,省政府召开“海上粮仓”建设现场会,强力推动;系统上下抢抓机遇,全面推进“海上粮仓”重点任务实施;编制了《山东省“海上粮仓”建设规划》,构建了“三区三带、一极一网”空间发展框架。着力做高水产养殖业、做大海水增殖业、做强远洋捕捞业、做深水产加工业、做精渔业休闲业,设立3.2亿元的“海上粮仓”建设投资基金,启动了渔业资源修复等43个重点项目,高起点规划建设了10处陆基生态型标准化渔业基地、10处集中连片海洋牧场“生态方”、15处省级休闲海钓示范基地和10处省级休闲渔业公园;创建了离岸自然发展、近岸融合发展、陆基标准化发展、内陆生态发展四种模式,总结推广了泽潭、明波、海益等多个发展模板;全省“海上粮仓”建设起步良好、成效明显。
转型升级新产业新业态崛起成亮点
“十二五”期间,山东省渔业坚持以养为主、以安为先,着力构建养殖、增殖、捕捞、加工和休闲“五大产业体系”,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日趋合理。养殖业占渔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水产品总产量中养捕比例由2010年的67∶33提高到2014年的72∶28。海水养殖品种由海参一枝独秀向多品种市场效益型品种转变;淡水养殖则呈现出聊城甲鱼、济宁乌鳢、临沂大银鱼、泰安螭霖鱼、枣庄泥鳅等地方特色品种。
二是现代渔业种业基础日益夯实。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发展到13家,占全国的16%,居全国之首;创建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11家,占全国13%,居全国第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8个;栉孔扇贝“蓬莱红2号”、海带“东方6、7号”、刺参“崆峒岛1号”等11个新品种得到国家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省级原良种场达到57家,育苗能力达到5000亿单位。
三是水产健康养殖持续推进。省级以上健康养殖示范场453家,健康养殖面积达到16万公顷;渔业发展空间从浅海滩涂向深海、底层拓展;岸基渔业向集约化推进发展,海水工厂化养殖水体达到900万立方米,占全国三分之一强。
四是海洋牧场建设提档升级。全省海洋牧场用海面积1.85万多公顷;在已建成的118处海洋牧场基础上,以“人工鱼礁+增殖放流+藻场移植+智能网箱”为主要建设内容,2015年高起点规划建设了10处集中连片海洋牧场“生态方”。海洋牧场向着增殖生产、生态保护、资源修复、休闲垂钓融合发展,2015年实现了“可视、可测、可控”,“透明海洋”得以彰显。
五是休闲渔业蓬勃发展。休闲海钓基地和休闲渔业公园创建成为休闲渔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各地按照“礁、鱼、船、岸、服”和“资源、环境、设施、文化、服务”两个五配套原则,海陆统筹大力推进,2015年认定了省级休闲海钓基地7处、休闲渔业公园1处。“渔夫垂钓”微博、微信双微平台上线运行,“到山东,有鱼钓”成为山东旅游新热点。临沂、威海、高唐分别被授予“中国休闲垂钓之都”、“中国休闲渔业之都”、“中国锦鲤第一县”。高唐锦鲤实现了尾鱼吨价。2015年全省休闲渔业产值达100多亿元。
资源养护助推“美丽山东”建设
“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启动实施了本底调查、测水配方试验和增殖绩效评估工作,资源养护从“大水漫灌”到“测水配方”,实现了增殖放流从定性到定量的历史性转变。省级以上累计投入增殖放流资金12.2亿多元,累计放流323亿单位,放流物种不断优化,年放流数量约占全国放流总数量的1/5。全省近海严重衰退的重要经济渔业资源得到了有效补充,中国对虾、梭子蟹、海蜇等大宗放流物种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秋季渔汛。全省累计回捕中国对虾等增殖资源33万吨,实现产值88亿元,回捕增殖资源已成为全省2万多艘中小马力渔船约60万渔民秋汛的主要生产门路,沿岸渔民回捕增殖资源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2/3以上。“放鱼养水”不断深化。滤食性水生生物对水质的净化功能被高度认可,在南水北调沿线湖区、重要城市水系和水源地大力实施“放鱼养水”工程,初步形成了“陆地植树造林,水域放鱼养水”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十二五”期间,社会放流各类水产苗种3亿单位。大力实施渤海伏季休渔制度,严格执法管理,近海渔业资源得到休养生息,渔业生态得到逐步改善。渤海湾个别品种已有恢复迹象,有些资源产量明显增加,对虾重现渤海湾,鲅鱼、海蜇、毛虾等资源也有所恢复并保持在一定水平。2015年,山东省大力开展涉渔“三无”船舶和禁用渔具整治行动,共排查涉渔“三无”船舶1659艘,拆解619艘,清理取缔“绝户网”1.5万套。
强化监管对外贸易平稳
“十二五”以来,全省水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有创新,力度大,效果好,实现了确保不发生重大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目标。2015年安排完成1812个省级监督抽查任务,省级产地监督抽检总体合格率为98.3%,比“十一五”末提高3个百分点。省部级水产品监测数量由1120个增加到4552个,产地产品监测合格率由97.2%提高到99%。2015年主要监测水产品价格较2012年平均下跌10.4%。
全省水产品外贸发展总体保持了较稳定的发展态势,出口量达到562万吨,出口额达到237亿美元,对拉动全省渔业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全省主要出口产品为各类冻鱼、冻鱼片类,平均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90%左右,出口量超过1万吨的品种有8个;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品种有6个。主要市场逐步拓宽,5年来基本形成了水产品国际市场多元化的格局,随着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的不断开拓,2015出口国家和地区达到123个,比2011年增加3个。来进料加工出口贸易是最主要出口贸易方式。反映全省水产品贸易本土化特点的一般贸易出口额出口额13.2亿美元,占全省出口额30%~33%。
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围绕发挥科技优势,努力构筑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全省已建成省部级以上海洋与渔业重点实验室68个,中俄海洋生物联合实验室等海洋渔业合作平台10个,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和遗传育种中心70余处。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省农业良种工程等项目相继实施,一批国家重大海洋与渔业“973”、“863”计划项目研究取得新突破。全省池塘微孔高效增氧技术、中草药替代抗生素防治鱼病技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黄河三角洲刺参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等广泛应用于渔业生产。“十二五”以来,全省共取得渔业科技成果50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00多项,全省渔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65%。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和新型渔民培训工程,5年来主推了海参、南美白对虾等34个主导品种和微管增氧、池塘生态养殖等27项新技术,辐射养殖面积300多万亩;培育科技示范户1.3万户,辐射带动养殖户6万户,建设科技试验示范基地90个;经省级培训的新型渔民达30万人次,有效提高了渔民的整体素质。渔业技术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建设2个省级信息化建设示范县,开通运行省、市、县、企业互联互通的平台104个,注册应用手机客户端15285人,有效解决了渔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注重法治各项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
“十二五”期间,全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海洋督察制度,海洋与渔业法律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渔船管理、海洋生态损害补偿等领域法规制度建设取得突破。2012年、2015年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渔船管理,保障渔业安全生产的意见》和《山东省渔业船舶管理办法》。维护渔业生产秩序方面,实施了以“护渔”行动为主导的渔业综合执法行动。开展了涉渔“三无”船舶、渔船终端、渔船标识、证书证件、渔具网具等专项执法行动,渔政、海监、船检、港监四支队伍实现了优化整合,建立了综合执法模式,执法经费列入了省财政盘子。积极探索以港管船模式,实施渔港经济区建设,并选取了3个渔港进行试点。渔业安全监管力度逐年加大,“十二五”以来全省共救助渔船607艘、渔民2194人,挽回经济损失1.65亿元。高度重视渔业安全生产和涉外渔业管理,引导渔民群众依法入渔、合规生产,维护了渔民利益。系统上下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与渔业综合管理、现代渔业建设加速融合,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有力提高了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