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临沂市食品产业回暖趋势明显
2013-01-30 14:49: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认真落实市政府打造千亿级主导产业的任务目标,大力发展食品产业,食品产业发展势头回暖明显。
大众网讯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认真落实市政府打造千亿级主导产业的任务目标,大力发展食品产业,食品产业发展势头回暖明显。2012年1-10月份,全市食品产业62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166.3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59.1亿元、利税87.9亿元、利润5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4%、27.9%、31%、30.2%。食品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骨干企业促进集群效益形成。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食品产业企业发展到358家,占全市规模以上涉及食品产业农业龙头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1%和16%,在全市628家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加工企业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省级43家,市级311家,实现销售收入894亿元、出口创汇14亿美元、增加值210亿元,占全市6大主导产业完成增加值的24%。2012年1-10月份,山东绿润食品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10.1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亿元、利税9682.1万元、利润8845.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6.2%、26.2%、85.8%、105.2%;山东鲁洲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43.1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2亿元、利税1.8亿元、利润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4.3%、4.4%、32%;山东神氏食品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11.3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亿元、利税4891.0万元、利润4463.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2.0%、42.9%、58.8%、73.0%;临沂金锣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182.2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2.2亿元、利税15.1亿元、利润1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7%、19.9%、17.1%、11.0%。
二是集群效益带动品牌意识增强。已初步形成粮食加工产业、油料加工产业、脱水蔬菜加工产业、肉类加工产业、果品罐头加工产业5大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年加工粮食30亿吨,沂水县被誉为中国粮食加工城;莒南县已成为亚洲最大的花生加工和销售集散地;脱水蔬菜加工集群的冻干FD脱水蔬菜生产线占全世界的50%以上,脱水蔬菜出口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肉类加工产业集群中沂南县成功打造了“全国肉鸭生产加工第一县”品牌,金锣集团成为当前中国最大的生猪屠宰加工和肉制品生产企业;罐头加工产业集群以平邑县为代表年加工各类果蔬罐头90万吨,占国内总产量的28%,平邑县成为全国最大的果品罐头加工基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依托工业化、集约化、组织化、标准化发展模式,强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标准化基地“三位一体”建设,立足我市粮食、油料、果蔬、畜禽加工等传统食品加工优势,发挥大型骨干食品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三是品牌建设推助食品产业发展。“三品一标”认证产品发展到1092个,注册农产品商标4300多件,省级认证及以上名牌农产品12个,国家名优农产品5个,山东名牌农产品7个,市级名优农产品140个。“金锣”、“鲁洲”、“正航”、“青援”等6个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惟一斋”酱园、“益膳房”牛奶、“六姐妹”食品等23个商标被认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金锣牌”高温火腿肠、“鲁洲牌”淀粉糖等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苍山大蒜、平邑金银花、蒙阴蜜桃、沂南黄瓜、山东金锣肉制品、山东玉泉食品等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达到138个。其中,“苍山大蒜”品牌价值47.43亿元、蒙阴蜜桃品牌价值28.96亿元。品牌建设的成功来自于大力引进推广高端高质农业新品种,打造优质农产品产业基地,促进农产品增品种、提质量、创品牌。
四是食品产业发展原因分析。一是扶持政策发挥作用。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千亿级主导产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将食品工业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食品产业。二是资源优势推动发展。作为我省的粮食主产区,预计今年粮食总产量近500万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在550多万亩。花生总产80多万吨;水果总产突破200万吨;蔬菜总产达到600万吨;丰富的农产品为粮食加工、油料加工、脱水蔬菜、肉类加工、果品罐头加工产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三是区位优势作用突显。交通便利,兖石、胶新铁路形成十字交叉,京沪、日东、青兰三条高速公路纵横交错,高速公路、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330公里、2万公里,均居全省前列;距岚山、日照、连云港三大港口均在100公里左右,距青岛港200公里;临沂机场已开通航线16条。四是强大需求促进发展。作为拥有1081万人口的大市,随着城镇化建设加快和消费结构转化升级,同时临近年末岁尾,年关将近,节假日增多,食品行业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提升,各企业信心十足,已积极储备生产资料,增扩招工人数,加大马力生产,全力冲刺年终市场。
梁胜楠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