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0 15:50:00 我要评论
来源: 大众网4月3日上午,桓台县召开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和监测、培训实施计划。市农业局副调研员、党委委员郭永昌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各镇(办)分管负责人及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站长,部分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资经营门店和农产品超市的主要负责人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后,县政府与各镇签订了《2013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资经营门店和农产品超市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据悉,桓台县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大力实施“品牌惠农”战略,狠抓农业标准化生产,严控农业化学品投入,重点把控基地安全生产,进一步夯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大大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如今,全县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10家,其中省级3家;分布于种植、养殖、服务等行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60余家,年实现销售收入10.2亿元,助农增收7000多万元。全县58家农业企业年销售收入34.4亿元,年利润3.2亿元,助农增收1.96亿元。
今年第一季度县农业质检部门对城区5家大型超市农产品例行抽检6批次,共抽取样品71个,检测合格率达98.6%。“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是最高标准、而是底线。我们只有做好的动力,没有做不好的理由。”桓台县农业局副局长程云明说,“近年来,发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在农药残留超标上,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尤为重要。做好这项工作简言之九个字‘抓源头、控中间、监末端’,既严格监管农业化学投入品,以标准化生产带动基地规范建设,构建全覆盖的质量检验检测体系。”
桓台县在辖区内8个镇成立了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聘任了299名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建立村级监管信息员库,由县农业局纳入统一管理,形成了县、镇、村三级监管服务体系。“今年,省农业厅给市、县、镇下达的检测任务较往年大幅增加;检测重点也有市场转向基地,基地样品所占比例由以前的20%上升为80%,说明上级政策更加注重源头监管。下一步,我们将县级农产品综合质检站的建设作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重点配套完善镇级监管站的建设。”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负责人殷春雷表示。县盛源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兴华说,这种以会代训的方式非常好,得到了一些政策,学到了一些知识。并承诺一定把好进货关、实行农资连锁配送、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农资,保证农民用上放心肥、放心药、放心种子。
2012年,该县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出动执法人员600余人次,对全县322家种子经营门店、370余家肥料经营门店、350余家农药经营门店、20家(大型)卫生杀虫剂经营超市、60个主要农村集市,进行了全面检查,共检查玉米品种37个、小麦品种6个、肥料品种198个、农药品种140个(包括35个卫生杀虫剂)。对有16宗有问题的农资分别作了调查取证、查封、下架、退货、封存等处理,对影响较大的6宗农资违规案分别进行了立案查处。
近年来,桓台县将农产品基地建设作为关键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县域内形成以万鑫生态示范园、润丰食用菌、新城细毛山药和荆家四色韭黄等为主体12处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荆家”牌实秆芹菜,“崔姚”牌大蒜等七大传统蔬菜品种先后通过国家“三品”认证,“三品一标”认证品种达12个,其中绿色食品认证3个,无公害认证6个,地理标志认证3个。1000亩四色韭黄标准园通过国家级标准园验收,100亩万鑫蔬菜基地被评为市级蔬菜标准园,润丰金针菇、杏鲍菇获准使用国家绿色食品A级标志,彰显品牌农业生机。
同时,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三品一标”认证奖励扶持政策,对年内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县政府分别给予证书所有人5万元、8万元、10万元和15万元奖励。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