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淄川畜牧兽医局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
为加强省级生态区创建工作,淄川区从政策、服务、技术、监督四个方面入手,强化对养殖场的监管、服务,促进畜牧养殖与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大众网讯 为加强省级生态区创建工作,淄川区从政策、服务、技术、监督四个方面入手,强化对养殖场的监管、服务,促进畜牧养殖与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严格禁限养区政策。出台《淄川区畜禽养殖三区规划》,划定畜禽禁养区、控制养殖区、适合养殖区三大区域。禁养区搬迁、关闭养殖场户2家;限养区严格控制畜禽养殖项目;适养区新建养殖场充分考虑区内土地对畜禽的承载能力,坚持种养结合,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新增量。
加强技术指导服务。着力推进标准化规范养殖,引导养殖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结合“挂包镇办、服务基层”活动,每个新改扩建养殖场确定一名机关干部提前介入、全程挂包,指导完善防疫消毒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几年来,共推出三批175家区级标准化规模场改造项目,总投资3.1576亿元,有力引导了我区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
积极推进粪污综合治理。正业养殖场建有600立方米大型沼气示范工程项目,配套50千瓦沼气发电项目,利用沼气为整个场区提供照明、取暖和生活用能,沼液、沼渣生产有机肥料;天福养殖场作为区都市畜牧养殖小区示范基地,实行种养结合,周边种植经济作物和苗圃、果园,配套建设高标准沉淀池8个,粪污全部过滤处理,废液制造有机肥;鑫晟养殖有限公司采用发酵床养殖技术,并建有40立方米沼气池3个,彻底解决了粪尿污染问题;中畜良种猪繁育公司建设150立方米沼气,同时为场区进行供暖供热,达到了污染物治理和排放要求。
强化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大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监管力度,对未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养殖场限期整改、严格督查,确保我区养殖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目前,全区规模养殖场全部达到了污染治理标准,外排污染物达标排放率达到100%。
责任编辑:梁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