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聊城强化夏季疫病防控
今年上半年,聊城市生猪、肉牛、肉羊、奶牛、家禽饲养量达到647.95万头、84.66万头、421.49万只、4.22万头、3.69亿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92.61万吨。
大众网讯 今年上半年,聊城市生猪、肉牛、肉羊、奶牛、家禽饲养量达到647.95万头、84.66万头、421.49万只、4.22万头、3.69亿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92.61万吨。为保障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该市采取有效措施,严把“五个”关口,切实做好夏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严把免疫“接种关”。目前,对全市存栏的畜禽做到“应免尽免“,确保畜禽免疫率达到100%。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强制免疫注射工作,严格落实动物防疫“二四五”制度,即:“两个确保”(政府确保密度、部门确保质量)、“四个百分之百”(防疫密度、免疫标识、免疫出证、免疫档案登记均达到百分之百)、“五个不漏”(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禽畜不漏针)。对新补栏家畜(禽)及时补免,并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免疫注射情况进行客观评估,逐村逐户核查免疫密度,在层层自查的基础上,组织进行抽查和抗体监测,确保所有畜禽全部处于抗体保护状态。
严把环境“消毒关”。督促畜禽饲养场(户、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任何人员、物资和车辆出入都要严格按规定进行消毒;对畜禽圈舍每日消毒一次,周边场所和环境要每周消毒一次,粪便等废弃物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规模化饲养场消毒情况进行监管,并在监管记录上详细做好记录,监管人员签名确认。严格按照要求,对农村动物散养户实行村级防疫员统一消毒制度,同时做好消毒记录,并由饲养户签字确认。
严把畜禽“入境关”。切实强化24小时值班制度和疫情日报告制度,充分发挥省政府批准的10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作用,依法严格抓好本辖区调运畜禽的监督管理,特别是跨市调入畜禽的检疫检验,做好外堵内防,对发现的问题畜禽及其产品严格执行农业部“四不一处理”规定,即不宰杀、不销售、不食用、不转运,对病死畜禽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坚决防止疫情传入。
严把疫情“监测关”。畅通信息渠道,着力打造市、县、乡、村四级监测网络,充分发挥防疫监督员、协防员、动物诊疗人员和5894名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疫情报告观察员的作用,组织集中培训,明确工作职责和报告程序,一旦出现疫情,严格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防止疫情扩散。
严把畜禽“检疫关”。建立健全“以监促检,以检促免,免检监相结合”的工作运行管理机制。加强畜禽及其产品市场和流通环节监管,特别做好对城乡活禽市场的监管,严格落实活禽交易市场休市消毒制度。全市709名动物检疫员严格做到到场到点到畜禽检疫,确保产地检疫率和屠宰检疫率均达到100%。同时,加强对畜禽屠宰、经营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贩卖、转运、加工、贮藏、销售病死和死因不明畜禽的违法行为,确保“放心肉蛋奶”上市。
责任编辑:梁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