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安全在行动 > 地市动态
本站搜索:

【青岛】“食安青岛”筑起食品安全“防火墙”

2012-09-19 17:42:00     作者: 薄克国 蒋兴坤    来源: 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防火墙 食品药品 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生产经营者
[提要] 今年6月23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9月14日,青岛召开“食安青岛”整治行动推进会,对《决定》进行了解读,并绘制出台了“全市大宗食品购销路线图”。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仅需要各级政府严格依法行政,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对工作人员的督导考核,对违法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核心提示

  今年6月23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9月14日,青岛召开“食安青岛”整治行动推进会,对《决定》进行了解读,并绘制出台了“全市大宗食品购销路线图”。

  □ 本报记者 薄克国 蒋兴坤

  “零容忍”惩处黑作坊

  6月25日,根据举报,即墨市公安局会同食安、商务部门在即墨市北安街道办事处刘家演泉村烟青路路东树林中李某经营的养猪场内,将正在给生猪注水的嫌疑人员韩某某、冯某某、邵某某、莫某某4人抓获,当场查扣注水生猪49头(毛重11560公斤)。

  经初步调查,犯罪嫌疑人李某(在逃)在即墨市北安街道办事处刘家演泉村烟青路路东树林中的一养猪场内,组织犯罪嫌疑人韩某某、冯某某为其收购回来的生猪进行注水后再对外销售,销售金额达120余万元。其中,6月25日,犯罪嫌疑人邵某某、莫某某利用程某某的货车为李某运输30余头注水生猪送到莱阳生猪批发市场上销售,销售金额达8万余元。目前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起诉。

  为增强监管的惩罚和警示效果,青岛各监管部门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严厉查处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问题。除了重点侦破的“注水屠宰生猪”案等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的案件外,截至目前,青岛市共立案侦办涉及食品安全犯罪案件58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15名,案件侦办数量是去年同期的4.8倍。

  食品安全工作的难点在基层,基层监管队伍建设是监管体系能否发挥有效作用的关键。目前,青岛市有95.7%的街道、镇和98.3%的社区、农村初步建立了基层监管队伍,各级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达到9300余人,食品安全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不断完善。食品生产经营者整体持证率达67%,“五小”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普查建档率达90%以上。

  绘制大宗食品购销路线图

  在严厉打击各种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青岛市食安办同有关职能部门也在积极做好食品安全预防工作,绘制出台了“全市大宗食品购销路线图”,为做好食品安全的源头管控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全国首批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10个试点城市之一,青岛在食品安全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目前,肉类追溯系统已在青岛市186家单位建成运行,蔬菜追溯系统已在市区三大批发市场和50家农贸市场联网测试运行,年内将覆盖全部市级生猪屠宰企业、市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中型生鲜超市、标准化农贸市场以及品牌“放心肉”专卖店和部分集团消费等350家单位,最终实现对猪肉、蔬菜的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全程追溯管理。

  作为市民大宗消费食品的主要品种,牛羊肉、禽肉、水产品目前还没有完全纳入溯源管理系统,监管手段相对落后,存在着质量安全管理的空档。青岛市食安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青岛将继续健全完善肉类、蔬菜追溯系统建设,抓好向牛羊肉、禽肉和水产品的延伸,尽快建成基本覆盖青岛主要大宗食品的质量追溯体系。

  组建食品药品侦查大队

  “今年以来,青岛在加强食品安全基层监管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各区、市之间工作的发展还不够平衡,有的地方进度缓慢、力度不大,有的虽然已建立了队伍,但缺乏配套的管理机制,还没有真正发挥出作用。”青岛市副市长黄龙华表示,在“食安青岛”整治行动最后的三个月的时间里,青岛会加大推进力度,建立完善“区市政府牵头,街道、镇负责,社区、农村参与”的基层监管体系,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下一步,青岛将在市公安经侦支队中成立食品药品侦查大队,各区、市公安经侦大队中成立食品药品侦查中队。在明确具体机构和人员的同时,公安机关将坚持依法从严处理的原则,对涉及食品安全案件,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防“以罚代刑、降格处理”等事件的发生。

  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仅需要各级政府严格依法行政,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对工作人员的督导考核,对违法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青岛市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大问责力度。”黄龙华表示,对因监管不到位造成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人员,将依据上级的相关规定,启动问责程序,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梁胜楠

editor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