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安全在行动 > 地市动态
本站搜索:

【日照】抓培训 强推行 重督查

2012-12-20 17:00: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培训 推行 督查
[提要] 今年以来,日照市工商局东港分局围绕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立足实际,深入调研,通过在食品供货商中普及推广使用食品批发商电子化监管软件,实现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可追溯监管,大大提高了全区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大众网讯 今年以来,日照市工商局东港分局围绕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立足实际,深入调研,通过在食品供货商中普及推广使用食品批发商电子化监管软件,实现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可追溯监管,大大提高了全区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加大宣传,强化培训
    食品安全电子监管软件,是一项新事物,是通过全面采集食品业户的食品经营数据,建立食品业户索证索票及进销货电子台帐数据库,进而对食品业户实现电子化监管的计算机软件。该软件分工商监管和企业备案客户端两大平台,包括食品经营业户监督、食品信息查询、案件处理、工商业户、销售检索、统计分析等8个模块。推行这一软件,需要食品经营业户的支持、认同和使用,为引导,我局在广泛宣传、试点成功的基础,分期分批组织全员培训,为软件推广奠定理论基础。
    一是广泛宣传引导。专门印制《食品安全监管软件特点及使用》明白纸,逐户上门发放,向供货商耐心讲解软件的作用和意义,现场演示,让经营户知晓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的特点及功能,消除顾虑和疑惑,支持配合工商部门共同抓好食品安全电子监管软件推广工作消除经营户顾虑。 
    二是先期试点改进。选取“一票通”制度落实较好的5家食品供货商先行安装软件进行试运行,充分听取、收集业户对软件使用的建议和意见,并主动与软件公司沟通,及时对软件的一些缺陷和程序进行了修改和优化,使软件更加实用、简便易操作。
    三是分期分批培训。应用电子安全电子监管软件的前提和基础是食品供货商将其经营的所有品牌、批次商品进行电子数据录入。本着经营规模先小后大,录入信息先简后繁,商品风险性先高后低的原则,我们将246户食品供货商分为5批进行分期分批培训。目前,已邀请济南智云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派出5名技术骨干集中2天对3批共174户供货商进行了专题培训,受训人员较好地掌握了食品安全电子监管软件使用方法。
    加强指导,推进应用
    针对部分食品经营业主在安装应用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分局印制了联系卡,将济南智云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联系电话及消保科联系电话统一印制在一张卡片上,通过电话联系、上门服务、现场讲解等方式,帮助业户在第一时间解决处理遇到的问题。建立“一对一”指导联系制度,每个工商所确定1名工商联络指导员,负责对辖区内供货商进行电子监管日常培训和技术指导,及时解决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推动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工作规范运行。目前已有136户食品供货商投入使用,占供货商总数的53%,年内将实现辖区食品供货商软件推广应用率100%。
    全程督查,确保实效
    为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确保各供货商及时、全面、真实录入商品信息,更有效地实现流通领域食品的溯源管理,我局建立三项制度,对软件就用实施全程督查,提高软件使用实效。
    一是实时监控制度。设专职人员负责对供货商的软件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要求每日不定时不定户监控,全面真实了解供货使用软件情况,以此杜绝部分业户安装完软件就弃之不顾,不理不用现象。对一次发现软件未使用的业户下达责令整改通知,对屡次通知拒不使用的将依法予以严惩。
    二是定量回查制度。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软件使用监督权下放到各工商所,实行定量回查制度。要求各工商所每周回查5-10家供货商,依据《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回查表》所列各项内容,深入到经营户中督查电子监管软件应用工作,指导督促供货将食品信息(食品名称、条形码、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数量、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和质检报告等)按批次全部录入,及时补录有关食品信息,尽快消除前期因录入信息不完整出现的可疑数据。切实做到录入的食品信息全面、规范、及时、真实,确保整个系统基础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三是“一票通”销售单倒查、追查制度。依据这套食品安全电子监管软件中制定的标准“一票通”销售单,在日常市场巡查中实行“一票通”销售单倒查、追查制度。对巡查时发现不能提供一票通”销售单的食品零售业户,将倒查上级供货商、追查进货源头,依法追究供货商的责任,从而督促食品供货商严格使用食品安全电子监管软件,按照规定向食品零售业户出具“一票通”销售单。
食品安全电子监管软件推广应用近三个月以来,分局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明显完善,效能明显提高。主要表现为:
    一是软件的使用实现了监管关口前移,改变了传统的监管方式,由被动监管变为主动监管,由事后监管变为事前监管,由变静态监管为动态管理,加快了工商监管、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长效监管体系的形成建立。
  二是该电子监管系统将所有食品准入、食品安全基本信息进行集合,建立全区完整的食品准入和食品安全基本信息数据库,彻底改变了工商部门和经营者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状况。同时为各级政府和社会提供食品安全信息和监督管理渠道,强化了食品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和前瞻性。
    三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索证索票和进货台账制度质量不高、记录不完整、成本负担重、食品安全溯源难以实现的状况,实现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全程监管。
    四是使工商部门和食品流通企业之间建立起畅通的信息交换机制,可以使工商部门对食品流通企业的经营情况充分实时的掌握,也可以让食品流通企业在最快时间掌握问题食品的具体情况,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对问题食品进行下架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工商部门。
梁胜楠

editor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