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本站搜索:

青岛市城阳区创新举措实现食品安全动态化全覆盖监管

2012-09-10 14:19: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城阳区 创新举措 食品安全 动态化 覆盖
[提要] 青岛市城阳区创新举措,在全省率先打造“一专三员”社会化监管队伍,积极探索视频小作坊“集中经营、统一监管”的新路子,实现了食品安全动态化全覆盖监管。

    大众网讯 青岛市城阳区创新举措,在全省率先打造“一专三员”社会化监管队伍,积极探索视频小作坊“集中经营、统一监管”的新路子,实现了食品安全动态化全覆盖监管。
    青岛市城阳区地处城乡结合部,辖区面积大、外来人口多,食品安全监管对象点多面广,工作任务较重。该区创新举措,在全省率先打造“一专三员”社会化监管队伍,积极探索食品小作坊“集中经营、统一监管”的新路子,实现了食品安全动态化全覆盖监管。今年1—8月份,该区共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38起,同比下降56.8%;接群众举报投诉28起,同比下降41.7%。在今年8月份青岛市食品安全工作社会满意度调查中,该区获得61.84%的群众支持率,较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一)打造社会化监管队伍,实现网格化监管。该区在青岛市率先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对街道和部门的年终绩效考核,实行无上限倒扣分制;实施食品安全“零容忍”制度,对出现较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街道和部门实行年终考核“一票否决”。组建青岛市首支区级联合执法队伍,保证一旦发生食品安全案件能够迅速响应、及时查处。该区于去年8月份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街道食安办,每街道设事业编制3—5人,统筹负责本街道食品安全工作。在此基础上,今年2月份,该区组建了全省首支食品安全社会化监管“一专三员”队伍:街道专职监管队伍,由各街道食安办专职工作人员组成,全面负责本街道食品安全工作;街道协管员队伍,通过公开招考选聘76名协管员,每人负责监管130—150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每月对负责监管的点位巡检一遍以上,并将检查结果录入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平台;社会义务监督员队伍,聘请71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人士为社会义务监督员,截至目前,由监督员提供线索查办食品安全案件12起,监督员提出的50余条合理化建议中,一半以上已落实到位;社区信息员队伍,在所辖230个社区每区设2名以上信息员,负责本社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信息上报工作。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管组织和队伍,该区已全面摸清辖区内1.2万余家食品生产经营点位的位置、规模、从业人员等情况,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责任明晰”的网格化监管体系。 
    (二)扶持建设食品集中加工园区,实现小作坊统一监管。针对无证照食品小作坊监管难度大、卫生条件不达标等问题,去年5月份,该区利用辖区内闲置厂房,在全省率先规划建设了豆制品集中加工园区,对豆腐小作坊进行集中规范管理。为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该区设立6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改善。在实际运行中,各入驻商户与园区业主签订租赁合同,实行自负盈亏,商户按照合同规定统一实行原料配送和下脚料处理、统一添加剂使用、统一工艺流程、统一产品检测等。截至目前,该园区已吸纳小作坊15家,日产豆制品1.5万公斤;监管部门可一次性检查掌握园区内所有作坊的生产经营情况,并可随时抽调生产监控录像。目前,该区已建成2处小作坊集中加工园区,另有3处园区正在规划建设。 
    (三)搭建电子智能平台,实现全过程动态监管。今年4月份,该区联合青岛市有关部门建设了“智能食安”电子监管系统,涵盖综合信息、综合监管、应急联动、宣传教育、综合办公、辅助决策等6种功能,按照生产、流通等6个环节分别设置15-23项指标,依托全区611名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根据设定的检查内容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日常监管,并将最新检查信息通过手机终端全部录入该监管平台,系统可将检查信息直接分办给有关部门进行执法,区食安办负责全程督查监控,实现了食品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动态监管。截至目前,该区已通过“智能食安”电子平台及时发现195家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加工经营单位,并在2个工作日内全部进行了查处。
    (四)建立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实现可追溯监管。今年5月份,该区投入200余万元建成蔬菜流通追溯体系,消费者凭借购物小票上的溯源码可及时查询蔬菜来历,管理部门借助该体系加强对蔬菜种植、流通等环节的有效监管,实现了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责任可追究。目前,该区已在1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4家标准化农贸市场、5家大型超市建成一体交易终端机系统,首批30家试点业户日均完成交易240笔。该区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区所有农贸市场、超市、生鲜便利店推广新型肉菜追溯系统,实现全覆盖。

梁胜楠

editor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